發(fā)布時間:2022-11-17 / 來源:搜航網
從10月至今,跨境電商圈已經發(fā)生數起物流暴雷事件,種種壞消息不斷傳入賣家耳里。最近又有一家公司暴雷,讓不少賣家都擔憂,自己的貨物是否牽涉其中。
貨代資金不足,“眾籌贖柜”
本周,一則“物流通知”引起了賣家朋友的關注。一家國際供應鏈公司資金不足,“眾籌贖柜”。
該公司(深圳某某國際供應鏈)表明由于公司后端被查驗6條柜子,每條柜子的處理費用是30W,資金不足,公司暫時先處理第一條柜子,承擔10W,剩下金額分攤到每個客戶相對應的公斤數,付完原本的運費之后,還需要平均14/KG的單價,算作公司找各位客戶暫時借款。
據愛企查顯示,該國際供應鏈公司是于2021年3月成立,屬于新成立不久的公司。
該公司公告原文如下:
該公司離譜的“花錢贖柜”操作模式令不少同行和賣家發(fā)出感嘆譴責。
有貨代表示,接近年底了,暴雷層出不斷,市場沒有最低價,只有更低價...當利潤做到虧損的時候,要當心開始暴雷了。
甚至有賣家直接表示:“他管這叫客戶借錢,在我村里這個叫準備卷款跑路!”
貨代暴雷事件頻發(fā)
對于貨代暴雷這種事情其實年年都有,但是今年好像特別的多。據調查來看,上述公司出現的情況也只是貨代行業(yè)的一個縮影,由于資金鏈斷裂等原因,導致貨代、貨主躺槍的案例不在少數。
例如某物流公司員工離職后,套用前公司抬頭,進行貨物倒賣,由于存在付款時間差,所以拿著貨款跑路,致使多個公司被牽涉其中,金額高達數十萬。
上海某公司,因為資金鏈斷裂,欠下船公司很多款項,導致貨主無法提貨,多個提單被卡。
某些公司被一些高價柜低價賣的人欺騙導致貨柜到港之后,有許多款項尚未結清,導致無法提柜,從而產生各種費用,最后公司資金斷裂。
深圳某頭部貨代虛假申報,導致貨物到港后被扣押,最后聯系貨主支付相關費用才完成清關派送。
近年來,賣家與物流公司的經濟糾紛成投訴的焦點之一,而市場混亂,大多沒有保險,貨運風險悄然轉嫁賣家,這是目前跨境物流市場存在最核心的問題。
隨著跨境物流進入淘金熱時期,不少人跟風進入貨代行業(yè),讓行業(yè)競爭不斷加劇的同時,也讓貨代行業(yè)變得魚龍混雜。
但受害的眾多賣家并沒有考慮那么多,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還是“貨代跑路了,我們的損失誰來賠?”的問題。
此種情況之下,對于賣家來說,擦亮眼睛、選擇一個合適的物流公司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再次提醒,賣家還需要謹記一點,切勿貪圖小便宜,選擇可靠的貨代和承運商,才能保障自己的安穩(wěn)。當然,物流公司亦是需要合法誠信經營,以客戶為中心,才能走得更長遠。